首页

套路直播女主之家

时间:2025-05-26 11:21:11 作者:多地加力推动“好房子”建设——从“有房住”到“住好房” 浏览量:20886

  今年以来,“好房子”成为民生领域的热词,引发广泛关注。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,完善标准规范,推动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“好房子”。随后,住建部发布国家标准《住宅项目规范》,于5月1日落地实施。当前,多地纷纷立足实际出台标准规范,助力“好房子”建设,支撑城镇住宅和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。

  政策相继出台

  《规范》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,以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为目标,在规模、布局、功能、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,对住宅项目的建设、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。

  为落实相关要求,各地相继出台政策措施,推动住房建设向更高品质、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。

 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《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》,从规划、设计、建造、交付、运维全过程考虑,构建高品质住房建设体系。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任海涛介绍,《指引》针对居住区风貌、空间配置、质量控制等关键要素,提出定性和定量指标,力求用“新空间、新场景、新体验、新样板”兑现“好房子”承诺。

  贵州省2024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就提出引导鼓励房开企业开发“第四代”住宅。今年3月,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又发布了《贵州省高品质住宅设计导则(试行)》,从健康舒适、安全耐久、绿色低碳、生活便利、智慧科技、环境宜居等方面对贵州省高品质住宅的设计提出了指导性要求。

  河南省郑州市出台高品质住宅建设导则,建立“规划—设计—施工—验收”全周期质量监管体系。针对市场乱象,推行“交房即交证”政策,通过部门联审联批,让3.2万户家庭在拿到新房钥匙的同时获得不动产权证。

  更加绿色智慧

  在郑州航空港区的未来社区样板间,墙体保温层厚度达到12厘米,整体节能效率较国家标准提升45%。这得益于郑州实施的“三步走”标准提升计划:2023年起全面执行75%节能标准,2025年试点近零能耗建筑,2030年实现新建建筑碳中和。

  在绿色节能领域,郑州出台全国首个绿色建筑激励政策,对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给予每平方米200元补贴,推动全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。

  在郑州高新区,智慧社区建设已进入3.0阶段。天健湖社区通过物联网平台整合智能安防、环境监测、能源管理等12大系统,实现垃圾分类自动识别、公共照明智能调节、电梯故障预警等功能。

  最近,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的一处楼盘迎来了新一波销售高峰。“95后”工程师张昊指着沙盘感慨:“这园林景观设计,比我以前租的房子强多了。”

  着眼于提升生活品质,山东省要求新建全装修住宅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,支持智能家居互联,实现老人跌倒报警、儿童安全监测一键响应。同时,构建“智慧物业+定制服务”双轨模式,倡导物业服务广泛运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,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动态管理维护。

  贵州省细化了对视频监控系统的设置要求,提倡住宅增加设备状态监测、能耗管理等物业管理系统,配置适老化健康监测、紧急救助以及远程医疗等安全防范系统。

  注重舒适体验

  “好房子”注重用细节说话,让每一处空间都承载真实的生活需求,居民才有更多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  在郑州市二七区政通路片区,原本杂乱的院落进行了“海绵化”改造,闲置锅炉房变成社区食堂,还加装了“共享电梯”,经过“微改造”后的老旧小区变身“完整社区”。

  围绕群众关切的隔声差、渗漏、开裂等高频问题,贵阳市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。例如,明确分户墙厚度与施工工艺标准,规范噪声敏感房间的布局,强制使用静音排水管材料,从源头降低居住干扰。

  全面推行人车分流设计,强化无障碍建设,拓展配建儿童日托中心,实施“十类增配设施”工程……在山东,“一老一小”政策贯穿了“好房子”建设的全生命周期。

  一项项政策、措施相继出台,“好房子”建设将逐步改善住房质量,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,也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。未来,随着住房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持续完善,居民将逐渐实现从“有房住”到“住好房”,进而提升城市品质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。

 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吴秉泽 崔 浩

  来源:经济日报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月背“挖土”难在哪?揭秘嫦娥六号奔月路

这不正是我们的专业吗?律师们接过话题热心询问案件经过,耐心介绍法律法规政策,并为其计算各项赔偿金额。律师们给出专业意见,建议该干事约好时间带军属去做伤残等级评定,待伤残等级鉴定结论确定后,再协商调解事宜。若调解不成,可免费为该军属提供法律援助另行诉讼,为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保驾护航。

走近航空航天、领略科学魅力 广州袋鼠宝贝之家开展亲子研学活动

在这个东北县城,受洪水冲击的农业重建仍在全方位推进中。当地耕地积水面积约24.8万亩,灾情发生后,官方紧急调拨排水泵、大型轴流泵、泵车等430台(套)排水设备,深入各受灾乡镇开展排涝作业。同时,还发放小型水泵和油料给受灾农户,帮助他们尽快排空家中积水。

2月26日,新疆举行了2024年一季度全区重大项目调度会。不同于以往,今年的重大项目调度会提前了半个月时间,调度会上,72个标志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,仅这些项目总投资就达3184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812亿元。

“泉州: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”世界遗产主标识揭彩

无论“滑雪泡温泉,凉城过大年”,还是安达组合、额尔古纳乐队等带来的冰雪特色节庆演出,“十四冬”与春节的相遇都让内蒙古冬季旅游“热辣滚烫”。数据显示,春节假期,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3140.55万人次,是2023年的5.76倍,实现旅游收入221.22亿元(人民币),是2023年的7.63倍。

耶伦再谈中国存在所谓“产能过剩” 中国外交部驳斥

“‘Z世代’发现中国文化的力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,假期出游是一种对历史、文化、艺术等方面的探索和体验。”在中国旅游百人会创始人、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副院长任国才看来,国潮流行促进了传统文化的趣味性、创意性、生活化表达,更好被年轻人接受和喜爱;相声、戏剧等传统文化融入旅游,也让旅游产品和服务变得更有个性和特色,与年轻人同频共振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